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1月15日江苏官宣调整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方法并在人社厅官方发布了通知。整理网友的评论留言发现部分退休人员反映已经收到了增发金额,2024年1月的养老金比2023年12月多出一些,有的多了几百元,有的多了几十元;还有一部分江苏退休人员反映养老金一分钱也没增加。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编梳理了四类没法在这次调整中获得养老金增发的类型以及两种增发较多的情形,与大家分享。

第一类:1996年后参保且无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

本次增发与每年年中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不同,是专门针对一部分江苏省退休人员的,这类退休人员有一个特点,即在1996年1月1日前进入单位工作并参保。

为什么他们能够获得增发呢?因为江苏省是在1996年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之前已经在单位工作的职工没法缴金导致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缺失,为了弥补他们的损失便在他们退休时设置了过渡性养老金。本次增发的原因是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的调整,这意味着只有拥有过渡性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才可能获得增发。

1996年1月1日后参保的人不再计发过渡性养老金,自然没法在本次调整中获得增发。当然,有极少部分特殊情况,他们虽然是在1996年后参保的但还是有几年的视同缴费年限,人数不多,不做过多分析。

第二类:“老办法”计算出的金额高于“新办法”的退休人员

一些1996年1月1日前就参加工作并参保的江苏退休人员也没有收到增发,他们有过渡性养老金可还是没能“获益”,难道是人社厅遗漏了吗?

并非如此,我们来看下《通知》的原文,其中提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退休时按原办法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的,其高出部分按历年基本养老金调整比例计算调整额,并参照前款计发;低于原办法的按原办法标准执行。”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退休时按照“原办法”算出过渡性养老金的金额,调整算法后再按“新办法”计算,后者的结果大于前者才会有补发,后者小于前者就没有补发了,当然,也不减少。

“原办法”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采用了1995年的工资加1996年以后的利息,“新办法”不考虑利息,以退休时的社平工资为基础计算。2000年左右社平工资不高,而当时的存款利率可是很高的,所以会出现“原办法”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比“新办法”高。这类退休人员自始至终没有“少领”养老金,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增发了。

第三类:2024年及之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

江苏省调整过渡性养老金的通知发布于2024年1月12日,根据通知内容可知是从2024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

换言之,2024年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如果有过渡性养老金,那么退休时就直接按照“新办法”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了。由此可以得出2024年以后退休的江苏退休人员不会获得增发的结论。

第四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

我国的养老保险分成两类,一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本次调整和增发只是针对参保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是那些退休前长期在企业工作的职工以及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

而一年缴费一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不在此列。注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者并非只有农村地区的居民,城市里没有固定工作且收入较低的人也会参加,只不过大部分参与者是农村居民,所以这类社保在民间被称为“农民养老保险”。

两种增发较多的情况

第一大部分介绍了四类无法获得增发的江苏退休人员情况,下面讲讲两类增发得较多的情形。

1.原本养老金较高

这点很好理解,每年年中调整养老金时也是原本每月领取较高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获得的增加额更高,毕竟人家的基数高,哪怕上调比例低一些也没关系。

重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同样遵守基数高过渡性养老金就高,差额大的原则,增发金额是差额的一定比例(2024年增发40%、2025年增发70%、2026年增发100%)。所以原本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较多的且符合增发条件的退休人员这次每月增发的金额相对更多。

2.近几年刚退休的企业职工

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最近几年退休的企业职工更“占优”,这与“新办法”的计算原理有关。

“新办法”的计算公式中有一个叫做“月计发基数”的参数,该参数越大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江苏省每年会调整“月计发基数”,与上年全省职工平均收入有关。由于老百姓的平均工资年年都在增加,所以“月计发基数”越来越高,同等条件下越晚退休按照“新办法”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金额越大。

因此,2020年及以后退休的企业职工在缴费年限、平均缴费金额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比更早退休的人能够拿到更多的增发额。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